锚定目标不放松 多措并举强绩效
今年来,平凉市财政部门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措施,坚持抓管理、重绩效的理念,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业务落实,加强信息公开,注重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效得到全面提升。
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夯基垒台筑根基。以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闭环管理为目的,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先后制定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环节细则和评审专家管理、报告质量考评等具体制度办法100多项,“1+6+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完善。聚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个关键,持续完善指标体系建设,建立绩效评价共性和个性指标体系,共梳理建立指标库1.2万条。
以全过程管理为抓手,提质增效促应用。紧扣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节点,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效整体提升。一是做优事前绩效评估。全面推行“评估+评审”的绩效管理模式,将所有财政投资项目全部纳入事前评估评审,审评并重,降本增效,焕活资金效能。二是做严绩效目标申报。坚持“无绩效不预算”原则,将全市1098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督促指导部门(单位)加强成本控制,合理测算费用,科学设置绩效目标。三是做细事中跟踪监控。强化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开展绩效运行监控2次,监控项目24490次,及时纠正了绩效目标和预算执行偏差,确保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全面实现。四是做深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组织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选取部分单位对其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进行了抽查复核,并进行问题反馈,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贴合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热点难点,围绕重要改革发展和民生领域,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和部门(单位)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全市财政重点评价金额121.56亿元。五是做实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约束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以信息化建设为指引,政务公开促落实。依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申报审核、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考核等业务闭环信息化管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公开,自评与决算同步公开,部门评价和财政重点评价向社会公开,逐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以宣传培训为突破,营造氛围强责任。以强化支出责任、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为目的,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10000多人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夯实了基础。充分利用平凉门户网站、平凉财政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共发布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信息91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工作氛围。
撰稿:王雅婷 审核:罗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