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静宁县十条措施将习惯过紧日子变成常态

发布时间:2024-06-07 17:50 字体: [ ]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相关要求,近日静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静宁县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十条措施》,从十个方面对全县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各级各部门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常态。

一是“压”字当头,厉行节约降成本。按照精准、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对公务活动开展提出明确具体要求,确保公务费用、“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压减5%。进一步强化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更新购置公务用车和执法用车,各类会议费、培训费、印刷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均较上年压减20%。县四大班子和常委部门带头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2024年公务费用财政保障总额平均压降10%左右,以后年度保持相对稳定。

二是“精”字在先,源头管控强编制。全面推进零基预算,坚持量入为主,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活动。加强预算项目执行,严格控制资本性项目支出调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无法实施或不能形成支出的预算及时收回,统筹安排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是“严”字为要,立纲定规促投资。严格控制新增资产配置,探索建立完善公物仓,清理盘活各类国有资产资源,对低效闲置的,依法依规处置。优化压缩项目支出,加强事前论证和绩效评价,从严控制新上项目,从严加强预算评审,未按规定程序履行签证手续的变更,工程结算时一律不予认可。严控一般性政务信息平台开发项目,除党中央、国务院或者省市县党委、政府明确要求建设的项目外,其他项目能缓建的缓建、该停建的停建;确需建设的,经统一申报审核后形成年度计划清单,按程序从严审批实施,统筹管理、集约节约建设。

四是“管”字托底,绩评问效提效益。严格预算约束,清理各类支出政策,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结果运用,确保财政稳定运行。全面加强财政项目及资金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凡财政资金绩效结果不佳的项目,一律核减资金安排。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持续深化拓展纪检、巡察、财会和审计监督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

信息来源:静宁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李开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