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4月29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在收入预算上,坚持依法征收,综合治税,将利用市级政府资源所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资金安排上,进一步优化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在预算平衡上,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三本预算”和政府债券资金统筹考虑,归类安排,综合平衡;在财政政策贯彻上,逐条对照,尽力落实,体现了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三个压减、三个确保、六个倾斜”:
“三个压减”: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安排市级部门“三公”经费1133万元,比上年预算压减5.6%;安排市级部门一般性支出8819万元,同口径压减1.8%;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市级在2019年减税降费41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再减税降费1900万元,拉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个百分点。
“三个确保”:一是保工资,优先足额安排人员工资性支出,落实应休未休年休假补贴,提高个人取暖费发放标准,市级预算安排资金6.7亿元,比上年增加0.77亿元,增长12.98%;二是保运转,全力保障财政供给单位的正常运转经费;三是保基本民生,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市级应承担的民生配套资金3.62亿元全部列入了市级财政预算。
“六个倾斜”:一是向“三大攻坚战”倾斜,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65万元、生态保护资金6577万元、还本付息等重大风险防控资金2.5亿元;二是向公共卫生、疫病防控、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等领域倾斜,安排医疗卫生保障资金174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756万元、应急救灾救援资金1535万元;三是向主导产业倾斜,安排牛、果、菜、劳务、旅游产业发展资金6800万元;四是向工业发展倾斜,安排工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各类贷款贴息市级配套资金890万元;五是向科教领域倾斜,安排肉牛种质创新科研专项等科技资金1097万元、教育发展资金2.88亿元;六是向市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倾斜,安排中心城市建设及维护等方面资金6.1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