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平凉推荐

奋楫争先开新局——开年平凉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发布时间:2025-03-10 15:16 字体: [ ] [ ] [ ]

三月的平凉,春光渐浓,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企业车间机声轰隆、重大项目火热推进、消费市场活力迸发……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间,开年以来,全市上下鼓足干劲、拉高标杆,以奋进姿态冲刺首季“开门红”,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夯实基础。

真抓实干 全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年末岁初,我市相继召开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市委常委会会议、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战略布局,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全面安排。

回眸甲辰龙年,全市上下紧盯“三区一城市”发展目标,全力以赴兴产业、抓项目、促改革、惠民生、守底线,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展望蛇年,平凉如何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

1月14日,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运行,标志着庄浪县38万城乡居民喝上了干净甘甜的洮河水,将进一步加快构建骨干水网体系,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静宁县2025年高质量发展暨归雁工程招商引资大会举行,现场共签约项目39项,总投资87.9亿元。

2月27日,在全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我市开工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9个,年度计划投资33亿元。

……

一个个火热的场景,汇聚成加快推进“三区一城市”建设的强劲力量。

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谋新策、出实招,各行各业主动作为、奋勇争先,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心决心,激扬起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惊蛰过后,崇信县汭、黑河川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的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在智能温控系统调控下,一排排嫩绿的苗芽长势喜人。

广袤田野间,农技人员奔忙一线,查苗情、促管理,为稳产增收打基础;线上线下结合,物流货车交织,让平凉“甘味”直销国内外……

全力稳固“三农”基本盘,我市坚持全链条、多业态、现代化,围绕“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大力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

工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兴,则全局兴。

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政策机遇,我市加快煤炭增储上产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促进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推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镁基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3月8日下午6时,中心城区绿地广场附近一家餐馆里坐满了前来用餐的顾客。“消费券对客流量带动很明显,春节以来店里几乎天天爆满,生意很红火。”餐厅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餐饮、旅游、购物、娱乐……全面落实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新补贴政策,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文旅、消费活动,为全年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争引并重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走进灵台电厂项目建设现场,在上百名工人和大型机械的协同作业中,一座现代化的能源新地标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随着倒送电提前实现,日前,该项目核心电力系统正式接入西北电网,为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奠定了基础。

作为陇电入鲁工程重要调峰电源项目,灵台电厂一期工程总投资78.23亿元,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约100亿千瓦时,消纳煤炭约414万吨,产值达30亿元以上。

3月1日,崆峒区文旅康养产业链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在崆峒镇西沟村举行,2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亿元,今年完成投资6.66亿元,涉及公共文化建设、旅游产业开发、康养产业培育等多个领域。

位于泾川县工业集中区的中辉利拓年产5万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线项目是第27届兰洽会重点签约项目,目前一期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运营。

“二、三期预计今年建成投产,将填充西北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产业链空白,促进泾川县新型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公司总经理吕鹏飞表示。

抽水蓄能电站、电厂“上大压小”、关山大景区开发……入春以来,华亭市全面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抓进度、抢工期,以满弓劲发姿态加速“起跑”。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全面落实“4+2”项目管理和“五张清单”调度推进机制,强化市级领导包抓、专班专策服务,盯紧抓牢谋划储备、前期推进、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逐项梳理堵点难点,千方百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市级领导带头分区域上门招商,一企一策、专人专责专班做好签约项目和新建项目跟踪服务。 

紧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遴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液体深层发酵、过滤提取、离心浓缩、喷雾干燥、自动包装……春节后的甘肃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制剂及合成生物制造项目生产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

“选择平凉工业园区,一是各类资源要素的保障,二是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可以专注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晓宇说。2025年,公司计划年产能达1.4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利税3千万元,为当地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

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我市突出产业链、拓展领域、强化联动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和落地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招商引资规模和质效实现新突破。

用心用情 交出厚重温暖“民生卷”

这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均衡布局、加快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满足广大市民健康需求的具体实践。

2月25日,一场高规格的大型义诊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省级医院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现场坐诊平凉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实战式”诊疗和教学。

“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老人看病、娃娃上学都很方便,饭后还可以到广场锻炼活动,住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入住新居的崇信县新窑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毛荣福激动地说。

“今年,我们计划完成35户避险搬迁工作任务,力争做到应搬尽搬、不漏一户,切实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出温度、办出实效。”新窑镇副镇长杜伟介绍。

日前,华亭市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务工零工人员现场招聘会,35家用人单位提供了餐饮、物流、家政、制造等行业85个岗位,吸引了诸多求职者了解咨询、投递简历。

“有些岗位收入和在外务工差别不大,还能照顾家里。”年后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离乡打工的王小虎来到现场,仔细查看岗位情况。

紧盯务工群众集中返岗就业高峰期,我市人社部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搭建就业平台,精准促进人岗匹配,大力推进劳务输转,让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落实“一键报贫”机制和“四圈管理”措施,精准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切实抓牢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建设,用情用心用力做好扶孤助残济困,强化对低收入群众、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帮扶救助。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开年以来,全市各地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谋新策、出实招,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从春天启程,向未来出发。全市上下坚持干字当头,创新突破、奋楫前行,全力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

(记者 : 赵育娴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信息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赵育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