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集锦 > 职工之家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系统工会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9-01-10 14:11 字体: [ ] [ ] [ ]

  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8年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审议并批准王东明同志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所作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对于推动系统工会工作意义重大。 

  一、高度重视,深刻领会中国工会十七大的重要意义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了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五年工会工作取得的成就,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修改了《中国工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机构。这对于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全国亿万职工和广大工会干部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开创新时代工会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是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好工会十七大高度重视。会前,中央书记处召开办公会议,听取大会筹备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对开好大会提出明确要求。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李克强总理为大会作经济形势报告,王沪宁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词。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关心重视,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坚强领导,对工会组织寄予的厚望。工会十七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调了工会工作必须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贯穿了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增强政治性这一灵魂,既是中国工会的一次换届大会,更是对全国亿万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政治动员,是对工会组织更好履行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责任的时代召唤。 

    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工会十七大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结合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实际,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涉及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概括提炼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八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四个立足”的实践要求,明确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写入新章程之中。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工人阶级与工运理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为推动工运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这是工会十七大的最大亮点,也是其重大理论贡献。 

    三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工会十七大在传承工会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工会系统内外、上下各方面意见建议,对今后五年工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广大职工的历史使命和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不仅分析了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工会为什么干、根据什么干的理论问题,还明确怎么干、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实践问题,提出“一个全面四个着力”的主要任务和六个方面具体工作。这些部署安排,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目标明确,贯彻了党中央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回应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要求,反映了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关切,体现了工会十六大以来工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对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二、不忘初心,牢牢把握中国工会十七大的主题 

    中国工会十七大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主题5句话、88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大会的始终,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使命担当、奋斗目标,是十七大报告的总纲。 

    首先,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为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工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 

    其次,明确了工会发展道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探索形成的,是工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这条道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充分肯定了工会发展道路对我国工运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意义,也对工会坚持这条道路提出了明确政治要求。 

    其三,明确了工会的使命担当,即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对党忠诚,是对工会组织第一位的要求,是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的集中体现。工会忠诚党的事业,就是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会作为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天然属性和生命线。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必须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合法利益的工作,反映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职工群众做好服务。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维权服务,才能把广大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更好地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最后,明确了工会的奋斗目标,即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符合包括亿万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必将造福于广大职工,也需要广大职工的劳动、创造、奉献。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党确立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是工会组织体现先进性的重要着力点。工会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广大职工主人翁精神充分激发出来,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满怀信心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火热实践,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三、忠诚履职,十六大以来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各级工会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切实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把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理论武装,深化学习教育、层层培训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工会院校、进基层一线、进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头脑。 

    二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组织职工先后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示风采,在港珠澳大桥、“蛟龙”、神舟、高铁、大飞机等重大工程中攻坚克难,在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献计出力,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作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勇立潮头。 

    三是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人阶级先进性不断增强。按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部署,着眼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推动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重视满足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四是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工作,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旗帜,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转岗安置、劳动关系处置、再就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等工作。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修改,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制度性保障。实现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服务职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五是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国总工会和上海、重庆市工会在改革试点中,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级工会结合实际主动对接、及时跟进,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改革局面。 

    六是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建立健全工会系统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两个责任”,推动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凝心聚力,奋力开创今后五年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政治方向,凝聚奋进力量;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着力做好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切实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全面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高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每一项任务,都应着力从时代背景、现实问题、职工需求等角度去认识、理解和把握。第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是工会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着重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丰富内涵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通过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进一步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第二,充分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这是新时代赋予工会组织的新使命。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时代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第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会组织责无旁贷。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把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工作主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工会维权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这是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由之路。要在加强党的建设、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机关职能、改进干部管理、突出工会主业、推动力量资源向基层倾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抓紧抓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第五,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将为工会工作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动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广大工会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信息来源:平凉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李开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