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结构调整 保障民生实事--全市75.9%的财政支出用于落实民生实事
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政策规定,不断调整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了民生实事措办,确保了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健全了民生财政体系,全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04.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4.5亿元,占到了当年财政总支出的75.9%,比上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
一是筹集安排“三农”资金20.4亿元,兑付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35项惠农补贴13.5亿元;兑付了双联惠农贷款财政贴息8902万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581万元,实施了460个奖补项目,受益群众达到了68.2万人;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78亿元,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运行维护机制保障试点;落实财政补助资金7858万元,大力实施了26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财政补助资金3767万元,引导推广了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二是筹集安排教育资金28.9亿元,落实了全市23.0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公用经费及取暖费,为全市6.2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寄宿生生活费,为3.43万名中职学校学生免除了学费并发放了助学金,支持了29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发展,改善了7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为3.3万名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为18.5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兑付了营养早餐改善资金,为2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三是筹集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3.8亿元,落实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崆峒区、工业园区由278元提高到320元,其他六县由245元提高到282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各县(区)由1907元提高到2193元;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000元提高到2510元;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提高1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60元提高到65元;全力支持了7678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四是筹集资金14.8万元,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35元;累计为350万人次农民报销了医药费;累计为17万人次城镇居民报销了医药费;各项民计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使城乡居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筹集安排“三农”资金20.4亿元,兑付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35项惠农补贴13.5亿元;兑付了双联惠农贷款财政贴息8902万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581万元,实施了460个奖补项目,受益群众达到了68.2万人;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78亿元,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运行维护机制保障试点;落实财政补助资金7858万元,大力实施了26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财政补助资金3767万元,引导推广了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二是筹集安排教育资金28.9亿元,落实了全市23.0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公用经费及取暖费,为全市6.2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寄宿生生活费,为3.43万名中职学校学生免除了学费并发放了助学金,支持了29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发展,改善了7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为3.3万名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为18.5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兑付了营养早餐改善资金,为2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三是筹集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3.8亿元,落实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崆峒区、工业园区由278元提高到320元,其他六县由245元提高到282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各县(区)由1907元提高到2193元;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000元提高到2510元;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提高1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60元提高到65元;全力支持了7678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四是筹集资金14.8万元,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35元;累计为350万人次农民报销了医药费;累计为17万人次城镇居民报销了医药费;各项民计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使城乡居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上一篇: 市财政下拨703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下一篇: 市财政积极支持储备防汛物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