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规定,受平凉市财政局委托,甘肃众霖缘绩效评价有限公司对“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效果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市级储备粮是用于调节全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油储备,要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为进一步提高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发挥地方粮食储备应急保供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保证粮食市场发生异常波动情况下的粮食供应,有效发挥储备粮在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依据《平凉市市县(市、区)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平政办〔2020〕90号),平凉市财政局2019年拨付市级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381.37万元,2020年拨付市级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703.64万元,2021年拨付市级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866.44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保证区域内粮食供需,稳定当地粮食市场,完成地方储备粮油任务,提高粮食的储藏安全性和食用品质,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发挥地方储备粮调控作用,确保粮食安全。
1.2019年绩效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10000吨市级原粮、1152吨市级成品粮、682吨市级储备油储备工作。
2.2020年绩效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10000吨市级原粮、1152吨市级成品粮、682吨市级储备油储备工作,新增20000吨原粮的购进、储存、轮换。
3.2021年绩效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30000吨市级原粮、1152吨市级成品粮、682吨成品油的储备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甘发〔2018〕32号)《中共平凉市委 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平发〔2019〕5号)等文件要求,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等文件精神,聚焦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围绕决策、过程、产出及效益情况开展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工作,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本着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原则,采用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案卷研究、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项目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有关要求设置,包括决策、过程、产出及效益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满分为100分。决策18分,主要评价项目立项、绩效目标和资金投入情况。二是过程20分,主要评价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情况。三是产出31分,主要评价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和产出成本情况。四是效益31分,主要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情况。
(四)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评价准备阶段:根据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和所处行业特点,组建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及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价工作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咨询专家,了解项目背景、目的、实施等情况,制定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思路,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评价实施阶段:按照既定评价工作安排,通过与调研单位现场座谈,了解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成效、资金到位及使用等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核实调研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规范性;通过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掌握相关群体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
报告撰写阶段:评价工作组通过梳理、分析调研资料和相关数据,并咨询相关专家,根据平凉市财政局与被评价单位反馈意见修改完善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全面科学地分析评价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在绩效评价工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其中一级指标“决策”分值18分,得分15.5分;“过程”分值20分,得分17分;“产出”分值31分,得分28.82分;“效益”分值31分,得分28.83分。
经综合评价分析,2019-2021年储备粮利费补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90.15分,综合评价结论为“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绩效管理不完善;
2.专项资金管理不严谨;
3.项目监管力度不足。
五、有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针对项目绩效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建议主管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学习,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根据项目内容、资金情况制定绩效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细化清晰可量化的绩效指标,保证绩效目标与项目的年度任务或计划相对应。督促各承储企业强化绩效管理,建立对各承储企业的绩效跟踪监控机制,对运行情况及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未开展绩效管理或绩效管理不全面的承储企业,主管单位应要求各承储企业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审查,确保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用。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针对各承储企业专项资金管理不严谨的问题,建议主管单位加强对各承储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统筹力度。督促各承储企业建立良好的资金监控制度和专项资金使用台账,有效区分资金支付过程,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三)完善项目监管制度
针对项目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建议主管单位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完善项目的决策和审批程序,及时对项目进行自查,对储备粮轮换亏损价差进行第三方审计,加强项目绩效监控,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管制度。